-
MRI 磁力共振掃描是一種應用在醫學影像診斷方面的掃描技術
它是利用磁場和無線電波,以不同角度為身體任何部位塑造影像。
MRI 不使用X 光,而是使用一種非入侵性、無痛、功能強大,但同時又高敏感度的診斷工具。MRI 磁力共振掃描沒有任何已知的副作用或者後遺症,可用作診斷和評估各種影響軟組織的病症。
磁力共振掃描/MRI Scan可診斷哪些疾病?
磁力共振(MRI)掃描除了能清晰顯示骨骼外,還能顯示軟組織,常應用於腹部內臟、心臟、關節、腦部、脊椎神經及血管等檢查,亦有助於診斷癌症腫瘤的位置、分期,以及監測著腫瘤在治療前及後的變化,例如擴散狀況等等。
MRI 常用以診斷的疾病包括:
- 心臟病,包括心肌病、心肌梗塞、先天性/缺血性心臟病
- 腦血管疾病及神經系統,如中風、大動脈疾病、腦瘤及神經退化等
- 骨骼及軟組織
- 腎病,包括腎動脈疾病、腫瘤、發炎
- 乳房疾病
- 婦科疾病
- 男性相關的疾病
- 肝臟病變
- 結腸疾病